活着不是为了快乐,请不要本末倒置

可能经常有人跟你说,活着就是为了快乐。尤其是在你诸事不顺、垂头丧气的时候,这句话简直就成了人生前路的一盏明灯。

这我们大致可以理解,因为“快乐”的感觉确实特别好。但问题是,为什么“快乐”的感觉就那么好,“痛苦”的感觉就那么不好呢?这是一个看似简单,但深挖起来很麻烦的问题。大部分人对此的回答可能是“快乐就是好啊”、“这还用问么”等等武断式的回答。但这层答案下面难道就没有更深层的答案么?

当然,在这里“难得糊涂”不失为一种策略。然而,正是这样武断式的、不依靠理性逻辑进行确认的基点,构成了一个人的世界观1。我们也可以看到,有另外一些人,通过对思想进行整顿,对“快乐”或“痛苦”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方式,比如 Ray Dalio 在他那本《原则》中提到,他认为“痛苦”的出现是一个人需要学习更多知识的指征,不应该直觉性地排斥。

我们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一下“快乐”是什么。众所周知,人类有非常复杂的神经系统,如果神经系统瘫痪,比如脑中风2 3,一些感觉就会消失或者改变,这可以说明(尽管不是证明)人类的感觉大体上是由物质基础来支撑的。而在正常人的生理系统中,促使人们产生“快乐”的,是神经细胞分泌的一种叫做“多巴胺”的化学物质4。即使那快乐的分子不一定就是“多巴胺”4,但至少有某种物质、结构在实现着人们的“感觉”。

多巴胺分子式(引自维基百科)

据说嗑药也可以产生“多巴胺”4,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瘾君子,不需要拼搏、不需要汗水,只是服用了一点化学药剂,就能比你考试得满分、升职加薪感觉更“爽”。因此,我对于“活着就是为了快乐”这种说法的第一个重大怀疑就是:他们为什么不去嗑药呢?当然,你可能觉得这有点过分,而且看起来很不健康,但我猜,如果一个人坚信“活着就是为了快乐”,那么他一旦开始嗑药、或者使用了其他能够成瘾的东西就一定会戒不掉,因为没有理由啊,一生追求的“快乐”就幻化在那白色的神奇粉末中啊。

另外,前几天听一个投资成功的人讲课,他说他认识的一些人,在财富自由之前并没有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,在财富自由之后就开始活得“不正常”了,其中就有人嗑药5。我猜,这些人可能是真的相信了“活着是为了快乐”,在没有了金钱的压力之后,生理就成了他们体验快乐的第一障碍,因此开始用药物突破身体的限制。

所以,一想到“快乐”约等于一丢丢多巴胺,便觉得拿整个人生去兑换那么一点点化学物质,是很不值当的行为。

达尔文说“倘若任何生物所发生的……变异,只要能通过任一方式……有所获益,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的话,便会被自然选择了”6。如果“快乐”不是必要的、为生存带来优势的东西,而只是可有可无的、自然进化中附赠的属性,那么人类为了“精神中的快乐”消耗这么多能量的习惯(比如原始文化中的舞蹈、音乐,都不能当饭吃;近现代人的旅游、派对更是非常不节能),恐怕早将人类置于死地;同时,“自然选择”将只会留存把“快乐”进化掉的“特殊人类”,类似于现存的人类把原本长长的盲肠摒弃78;因为减少对快乐的需求,会更节能、更有生存优势(比如可以减少辛勤觅食的次数,避免外出时受伤死掉)。

然而,我们今天依然有“快乐”的感觉。这很可能说明,人类的“快乐”,不是让我们闲来享受人生的,而是因为它恰好有利于生存,便被保留了下来。当你达成生存的期许时,比如找到了合适的对象,你会快乐,这是一个简洁的认知信号,在潜移默化的告诉你,生存繁衍有希望了;当你未能达成生存的期许,比如遇到渣男/女,你会痛苦,这同样是一个简洁的信号,告诉你长个记性。

所以,活着不是为了快乐,相反,快乐是为了活着。至少从进化角度来看,应该是这样。

当然,有些人以“活着就是为了快乐”这样的目标作为人生的意义,以防止自己对人生一片迷茫,从而最终实现了生存,也便恰好体现了“快乐”(作为一种迷人的期盼)对于维护生存的作用。

其实,上面所说的话对于快乐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用,他们甚至会疑惑为什么会有人讨论这么奇怪的问题。但这样的讨论对于遇到问题的人是有必要的,因为“认知”需要在生存遇到挫折时进补9。因此,下面给出一条或许有用的建议:不要过早追求快乐。

“追求快乐”不是个万能的人生信条,但完全不追求也绝不是个“万灵药”。只是,不要过早追求快乐,这个“早”指的是 40、50 岁。因为有这样一项研究(2010 年)10,即人的幸福感随年龄的变化大致呈现这样一种相关性:在 50 岁之前,幸福感逐步下降;而在那之后才逐步上升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大学毕业(二十几岁)之后一直抱着“活着就是为了快乐”的人生理想去参加工作、恋爱结婚、养育后代(如果有的话),那么,生活会一路打你的脸,而且貌似要打 20+ 年。这感觉有点残忍,所以不妨降低一些期待,四五十岁之后再开始“追求快乐”,或许能意外地体会到“命运的眷顾”,因为幸福感(well-being)似乎天然地要回归了。

Well-Beging

总之,“快乐”是个达成生存维护效应的工具,怎么使用它,还需要自己斟酌。

1. 王东岳. (2015). 第六十七章. In 物演通论 (Vol. 2, pp. 116): 中信出版社.
2. Wikipedia Contributors. (2019, August 7). Stroke. Retrieved September 7, 2019, from Wikipedia website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troke
3. Jill Bolte Taylor. (2009). My stroke of insight. Retrieved September 7, 2019, from Ted.com website: https://www.ted.com/talks/jill_bolte_taylor_s_powerful_stroke_of_insight
4. Wikipedia Contributors. (2019, August 29). Dopamine. Retrieved September 7, 2019, from Wikipedia website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Dopamine
5. 李笑来. (2019). Box 定投践行群. Retrieved September 7, 2019, from Xue.cn website: https://xiaolai-ri.groups.xue.cn
6. 达尔文. (2013). 物种起源 (苗德岁, Trans.): 译林出版社.
7. Wikipedia Contributors. (2019, August 28). Cecum. Retrieved September 7, 2019, from Wikipedia website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ecum
8. 王东岳. (2010). 《人类的没落》. 陕西人民出版社.
9. 王东岳. (2015). 物演通论: 中信出版社.
10. Stone, A. A., Schwartz, J. E., Broderick, J. E., & Deaton, A. (2010). A snapshot of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psychological well-being in the United States.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107(22), 9985–9990. 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1003744107